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2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16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1071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876篇
  2018年   814篇
  2017年   621篇
  2016年   802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1407篇
  2013年   1349篇
  2012年   1684篇
  2011年   1395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3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薏苡胚发育及贮藏营养物质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薏苡(Coix lacrym a-jobi)胚发育分下列各期:棒形胚前的原胚期、棒形胚期、胚芽鞘期、1叶期、2 叶期、3叶期、4 叶期、5 叶期及6叶期成熟胚。3 叶期胚具1 条不定根(种子根),4 叶期具2 条,5 叶期及成熟胚期具3 条。不定根与胚根排成1 纵行。营养物质最先在盾片细胞中积累。开花后9 天的1 叶期胚,在盾片、胚芽鞘及胚轴细胞中积累了淀粉,以后遍及成熟胚的各部分。淀粉粒含量与器官发生及生长顺序成正相关,但发育后期,盾片细胞内的淀粉粒含量下降。开花后10 天,盾片细胞中形成含晶体的蛋白质体,晶体含蛋白质及植酸钙镁。以后,这种蛋白质体增多、增大。同时,又形成不含晶体的蛋白质体。一定时期,含晶体的蛋白质体消失,不含晶体的蛋白质体增多,直到胚成熟。开花后13 天,胚芽鞘上部细胞形成蛋白质体。以后遍及成熟胚的各部分,器官发生越早,所含蛋白质体越多、越大。开花后10 天,盾片细胞中产生了脂体,成熟胚的盾片细胞,含有大量的脂体。还观察了胚发育各期与颖果及盾片长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2.
A quick,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DNA from grapevine species, hybrids, and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Vitaceae)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 based on that of Doyle and Doyle (1990), is a CTBA-based extraction procedure modified by the use of NaCl to remove polysaccharides and PVP to eliminate polyphenols during DNA purification. The method has also been used successfully for extraction of total DNA from other fruit species such as apple (Malus domestica),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cherry (Prunus avium), peach (Prunus persica), plum (Prunus domestica), and raspberry (Rubus idaeus). DNA yield from this procedure is high (up to 1 mg/g of leaf tissue). DNA is completely digestible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and amplifiable i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dicating freedom from common contaminating compounds.  相似文献   
93.
中国的猴头杜鹃矮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猴头杜鹃矮林大多分布于中国亚热带东部地区的平缓山脊和山顶。其面积虽小,但分布广泛,猴头杜鹃毛矮林是地形顶极和半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它反映着我国亚热带地区海拔100-2000m地段的大气状况,但也反映山顶局部气候因素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该林型的一般群落学特点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5.
运动性骨骼肌疲劳亚细胞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持续性下坡跑运动,观察大鼠骨骼肌运动后不同时相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运动后即刻线粒体钙含量、细胞膜丙二醛(MDA)值明显增加,ATP含量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下降;运动后24h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增加最明显,ATP含量仍未恢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基本恢复,线粒体体密度、平均体积比运动前明显增加,比表面缩小;运动后48hATP含量完全恢复,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开始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运动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强、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异常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少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疲劳的亚细胞机制之一。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6.
模拟5000m中度缺氧时,大鼠右室功能显著加强,而左室功能加强不显著;左右心室肌原纤维Ca2+,Mg2+-ATP酶活性下降,肌球蛋白同功酶V2和V3百分含量增加,V1百分含量减少。8000m重度缺氧时,右室功能减弱,但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功能减弱有显著性;ATP酶活性和同功酶的变化超过5000m组。此外,右室ATP酶活性与PAP呈反比且有显著性,左室ATP酶活性与CASP虽也呈反比但无显著性;右室同功酶V3百分含量与PAP呈正比,左室同功酶V3百分含量与CASP不呈比例。上述结果表明,因短期突发严重缺氧引起的心肌供氧不足对左心室心肌的直接损伤作用大于右心室心肌。  相似文献   
97.
本实验采用国外新近提出的一项能综合评价机体气体交换系统中各氧降阶差时运氧能力的适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氧比传导(MO2-SC),研究了高原鼠兔气体交换系统运氧能力的低氧适应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在吸入气(I)至肺泡气(A)(I→A)、A至动脉血(a)(A→a)、a至混合静脉血(v)(a→v)及I→v各阶差中,以A→a的MO2-SC运氧能力最大。低氧15mm后,I→A及a→v的MO2-SC均显著升高,并以I→A增加最为显著,该水平运氧能力是对照的2倍,增长120.9%;而A→a及I→vMO2-SC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低氧30min时,I→A的MO2-SC继续显著增长,运氧能力是对照的2.7倍,增长170.7%,其余3个氧降阶差的MO2-SC无显著性改变。以上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低氧代偿贮备较大,尤以肺泡气至动脉血阶差最为重要,而通气氧传导能力的增强也是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N、P、K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秦油2号”油菜植株内含物等与萝卜蚜有翅率关系的研究,建立了8个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总N、糖与蛋白质之比和丝氨酸与萝卜蚜有翅率有密切关系,其次是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水量、水溶性蛋白、酰胺氮和含P量等.  相似文献   
99.
高效价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嫁接方法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接种到I.setosa上扩繁,以0.2mol/LpH7.2PBK缓冲液、垫层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SPFMV。纯化的SPFMVOD260/280的比值为1.25。将纯化的SPFMV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在环状沉淀和微量沉淀试验中,用提纯病毒测定抗血清的效价均为1:4096;以SPFMV-IgG为第一抗体,应用Dot-ELISA对甘薯和I.selosa叶片中的SPFMV分别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938例初生婴儿接种小剂量(10ug×3)乙肝疫苗后3-5年的预防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并以253例初生儿未接种疫苗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接种组3-5年后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BsAg阳性率则较对照组显著为低。感染保护率86.7%。结果还表明,接种乙肝疫苗3年后加强1次,比不加强者P/N均值显著增高。文章认为初生儿接种小剂量乙肝疫苗有长期免疫效果;接种后3年加强接种1次,可保持较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